优秀校友风采展示
建工学院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交流地,更是文化氛围浓郁之所。许多建工学子传承了建工学院的文化精髓,一方面在工程技术领域精心专研,学术超群,成为了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成为了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为行业的发展和单位或部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他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使他们的力量得以传承和发扬。在这批佼佼者中,我们以郑泉水、周孝德作为代表加以介绍。“为人师表”,这四字虽短,却极为高远,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模范。
郑泉水
基本情况:
郑泉水,男,1961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金溪县。现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授、国家级人才。目前,他还兼任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力学进展、力学季刊和国际应用力学与工程等期刊的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等职。
(一)个人履历
1982年毕业于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获工民建专业学士学位。
1982-1993年作为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土建系教师,先后任工程力学助教(1983)、副教授(1987)和教授(1992)。
1983-1985年在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职硕士进修(导师为已故郭仲衡院士)。
1985年获湖南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导师为杨德品和熊祝华教授)。
1989年直接申请并获得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为黄克智院士)。
1993年5月调往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授至今,且为博士生导师(1994)、责任教授和国家级人才。
(二)个人成就
郑泉水教授1980年代从事理性力学、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尤其是有限变形转动有关的各种问题的研究,解决了140多年未能解决的Cauchy平均转动问题。
1990年代前期为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及其应用基础的建立,作出国际公认的决定性贡献,使得该领域面貌全新,并由此获得国内外诸多荣誉。
1990年代后期致力于非均匀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建立了新的细观力学方法(IDD方法),并应用于材料损伤与失效、各向异性材料尤其是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高分子材料及软组织不可逆大变形等问题。
2000年开始研究纳米力学,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十亿赫兹振荡器等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成果,受到国际科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共发表了100多篇期刊学术论文,主持了20余项研究项目。先后获得了二十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和荣誉,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1990)、政府特殊津贴(1991)、1993年度中国学者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数个人全国第4名(北京地区首名)、美国国际工程科学联合会及国际工程科学杂志杰出论文奖(首届唯一,1994)、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单人,1994)、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一等奖(1994)、首届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995)、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类)一等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研究项目一等(1995年)、日本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1996)、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6)、香港曹光标高科技奖(1997)、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8)等。
周孝德
基本情况:
周孝德,男,1960年生,江西省人,江西工学院(今南昌大学)土木学院1982年水工专业毕业,现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
(一)个人履历
1978—1982年,江西工学院(今南昌大学)土木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1989廿,陕西机械学院(今西安理工大学)水利系学习,先后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硕士、博士学位。
1995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日本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2010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高等教育管理专题,2011年参加了中央党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专题学习。
1996—1998年,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
1998—1999年,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
1999—2000年,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
2000—2002年,西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2至今担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是中共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二)个人成就
周孝德教授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题为“特殊地理条件下生态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机理研究”的“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专题1项,国家水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委项目8项,以及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50余项。在《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水利学报》、《水力发电学报》、《中国环境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检录。出版学术著作5部:合著《环境水文学》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专著《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合著《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主编《水力学与水利信息进展2009》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获省部级奖4项,其中“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于1997年获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关中地区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于2001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西桑干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于2006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基于整体模式的数字水利系统”于2010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厅局级奖5项。
周孝德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水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大型水库水温水质模拟和山区洪水风险分析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在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面,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开展了诸如新疆博斯腾湖和叶尔羌河流域、山西的桑干河和汾河流域、陕西的渭河流域和榆林地区等多个资源性缺水地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在大型水库水温水质模拟方面,系统进行了西北旱区主要流域梯级开发对水库水温累积效应研究,成果应用到黄河上游河段、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梯级开发中;在山区洪水风险分析研究方面,探明了暴雨引发山区河流暴涨洪水的特征、暴雨洪水导致库坝溃决的动力学机理,以及溃坝洪水与山区暴雨洪水的遭遇叠加机制,提出了暴雨洪水灾害和溃坝洪水灾害的防治对策。周孝德教授从教二十余载,为本科生讲授了水力学、环境工程概论、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了环境水力学、水环境模拟、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等课程,已培养博士20名、硕士80名。作为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周孝德教授带领的西安理工大学水力学教学团队于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