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

通知公告

工程建设学院力学和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4年招收公告

一、流动站简介

(一)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南昌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于2014年,是江西省第一个力学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于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南昌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高等研究院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土木工程材料与绿色智能建造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教平台。

力学学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先后列入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示范硕士点。2005“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又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形成包括力学本科-力学硕士-力学博士-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大楼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2004年以来总共投入2300多万元,购置了各种先进的力学实验设备。在学科队伍建设上,南昌大学力学学科形成了中国工程院周创兵院士、全国百千万人才的第一、二层次人才、井冈学者、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创新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学者为学术骨干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研究方向: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流体力学、计算力学等。

(二)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南昌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立于2023年,是江西省首个水利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于南昌大“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工岩土工程安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教平台。流动站依托的南昌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经过80余年发展,拥有江西省唯一的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水利工程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周创兵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拥有国家级人才5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2人、海外优青1人)省级人才45人次。近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面上项目及其他国家部委项目等40余项,各类项目研究经费累计到账近800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省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21篇、省部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奖20余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0余人

研究方向: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水利水电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力学与河湖治理、共轭土与生境营造等。

、博士后招收类型

(一)全职博士后:是指与我校建立唯一劳动人事关系且全职到校工作的博士后。其个人档案、人事关系等须转入我校。全职博士后应与合作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单位、学校以合同(协议)的方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联合培养博士后:是指我校与其他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企事业单位等)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其日常经费(包括博士后总薪酬、科研经费等)均由联合培养单位(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其他企事业单位等)承担。联合培养博士后应与合作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单位、联合培养单位、学校等签订五方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培养博士后的行政、组织、工资、户口、档案等不转入南昌大学。(注:联合培养博士后的薪酬待遇由联合培养单位按不低于国家标准提供工资待遇和日常经费;相关待遇和经费由联合培养单位筹集及管理。有其他特别规定的,按联合培养协议执行。)

、博士后招收名额

力学和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面向海内外不定期实地招收博士后5-10在站时长一般为2-3年。

、博士后申请条件

(一)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外籍人员应对华友好,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干预中国内部事务。

(二)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研究生毕业(海外博士进站推荐申报国家博士后专项),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及以下(特别优秀的年龄可放宽至38周岁)。

(三)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定向委培、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身份的进站人员需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研究的潜力。

(六)研究方向需与合作导师科研课题、研究专长相关。

(七)符合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的相关要求。

、薪酬待遇

(一)基本年薪

全职博士后实行协议年薪制,其基本年薪标准为税前每年15万元(含一切福利待遇和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及工伤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中单位承担部分)。薪酬发放方式:基本年薪的80%按月平均支付,20%年度考核合格后发放。

(二)奖补金

全职博士后的奖补金包含:

1. 租房补贴。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过渡性住房,优先在公租房中安排,并提供每月600元的租房补贴。对于自行解决住房的全职博士后,学校提供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联合培养博士后的住房问题由联合培养单位负责。

2. 奖学金。为支持全职博士后潜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学校设“博士后奖学金”,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给予每年6万、4万和3万元的现金资助,覆盖率不低于50%;每位全职博士后可申请一次,可选择在入站前或入站一年内提出申请;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获批了国家或省级博士后项目和奖励支持的,则后期奖学金改为补差发放(如国家或省级的支持力度大于学校,则后期奖学金不再发放)。同时,学校鼓励社会资本设置博士后专项奖学金,以促进博士后队伍建设发展。

3. 奖励金。依据《南昌大学优秀博士后评选办法》,学校为获评优秀博士后的人员提供5万元的一次性奖金。

4. 校外奖补金。学校协助博士后人员,依据《江西省博士后九条》精神,申请对进站的全职理工科博士后一次性给予日常经费资助每人20万元、其他全职博士后每人16万元的资助(补贴)以及其他资助、激励和配套奖励等。

(三)导师资助。

学校鼓励博士后导师根据项目情况,为博士后提供生活补贴资助,每年不少于3万元,博士后合作导师提供的资助不计入学校支付的总薪酬。

(四)其他福利待遇。

全职博士后的其他福利待遇包含:

1. 保险。享受学校在职非事业编制人员相同的社会保险。博士后因科研需要野外工作的,合作导师须为博士后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

2. 入学入托。子女教育可参照学校教职工子女,在南昌大学附属学校和幼儿园办理入学入托。

3. 教学科研待遇。在站期间,全职博士后获得的科研成果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政策;承担了教学任务的,由所在学院发放课时费。

4. 荣誉称号。入选国家计划(博士后国家资助特别计划、国家博士后专项及相当层次计划或项目)的博士后同时获得学校博士后相关荣誉称号。

5. 职称评聘在站期间可参照学校同类人员参加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尚未确认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站后可申请考核认定助理研究员(中级)任职资格。出站后如留校,在参评本校专业技术职务时,承认其在站期间、以本校为第一单位的各项业绩成果和工作时限。

、应聘材料

1. 个人详细简历;

2. 博士学历、学位证书;

3.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及其证明材料;

4. 两位专家(含博士导师)推荐信。

应聘者请将以上材料电子文档发送邮件到流动站博士后管理专员邮箱:hantingting@ncu.edu.cn,邮件标题注明:申请博士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博士毕业院校。

、联系方式

联系人:韩婷婷  电话:13970094050

邮箱hantingting@ncu.edu.cn

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一览表

序号姓名职称研究方向联系方式
1周创兵教授、博导水工岩石力学与库坝安全cbzhou@ncu.edu.cn
2罗嗣海教授、博导岩土力学与地基处理、环境岩土工程luosihai@ncu.edu.cn
3熊进刚教授、博导装配式结构、低碳高性能结构xiongjingang@ncu.edu.cn
4李火坤教授、博导水工水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枢纽安全运行健康诊断lihuokun@ncu.edu.cn
5魏博文教授、博导水工建设物安全监控、智慧水利运维管控bwwei@ncu.edu.cn
6姚池教授、博导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渗流控制、共轭土与生境营造chi.yao@ncu.edu.cn
7杨建华教授、博导岩石动力学与深地工程爆破yangjianhua86@ncu.edu.cn
8蒋水华教授、博导水工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灾害风险防控sjiangaa@ncu.edu.cn
9孟京京教授、博导计算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数值新方法jingjing.meng@ncu.edu.cn
10傅春教授、博导水文水资源规划、流域管理ccfu@ncu.edu.cn
11黄劲松教授、博导水工岩土工程高效数值分析、可靠度分析和风险评估jinsonghuang@ncu.edu.cn
12刘小文教授、博导水工岩土工程liuxiaowen@ncu.edu.cn
13郑博福教授、博导水生态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bfzhen@ncu.edu.cn
14詹健教授、博导水处理与城市供水安全zhanjian@ncu.edu.cn
15郑辉研究员、博导计算流体力学zhenghui@ncu.edu.cn
16宋固全教授、博导工程结构的力学分析与安全评价,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gqsong@ncu.edu.cn
17黄模佳教授、博导工程力学mjhuang@ncu.edu.cn
18文丕华教授、博导计算力学p.h.wen@ncu.edu.cn
19邹文楠教授、博导流体力学微结构理论zouwn@ncu.edu.cn
20张纯教授、博导工程结构的力学分析与安全评价zhangchun@ncu.edu.cn
21王信刚教授、博导绿色先进材料与固碳利用技术wangxingang@ncu.edu.cn
22贾益纲教授、博导建筑结构及地基基础、高层结构抗震、建筑结构连续性倒塌、工程防灾、工程鉴定与加固等研究jiayigang999@ncu.edu.cn
23刘伟平教授、博导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与灾害控制liuweiping@ncu.edu.cn
24雷斌教授、博导材料损伤力学,路面材料再生技术以及结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blei@ncu.edu.cn
25闫峰副教授、博导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保护yanfeng@ncu.edu.cn
26黄发明副教授、博导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faminghuang@ncu.edu.cn